发布日期:2025-02-06 07:31 点击次数:109
海报新闻评论员 刘瑞琪
“单独团3小时讲解费2400元,一犹豫就被订走了。”暑期博物馆参观人气火爆,相关讲解服务的需求也与之俱增,然而部分非馆方讲解却饱受诟病。据央视网报道,非馆方讲解“价格高”“讲解不专业”“无故取消讲解服务”引来吐槽不断。
博物馆提供的讲解服务规范、专业,但客流的增大使得馆方讲解供不应求,这就给了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个人和机构可乘之机。光是收费高不说,服务质量也没有保障,甚至部分“野导”连文物名字都念错,还大谈秘闻、传说、野史等未经考证的内容,将历史当儿戏一般戏说。
观众选择讲解服务,是想深入了解文物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、获得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知识,尤其是暑期许多家长带孩子出行,更是想让孩子们在博物馆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多学习一些历史知识。但未经统一培训的非馆方讲解员,很容易在讲解的准确性、严谨性、逻辑性等方面出现问题,给孩童带来基础知识和认知方面的偏差,游客们花了钱却起了反作用。
应对非馆方讲解乱象,既要靠相关部门重视规范整治,也要靠观众自觉举报及维权,共同营造良好的博物馆参观环境。最终目的,都是要让观众在博物馆能享受到内容专业、收费合理的讲解服务,实现博物馆与公众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博物馆如何更好地满足更多游客的观展需求,是一个长期性的命题。博物馆参观讲解,既要有“量”,也要有“质”。完善馆方服务能力,构建多元化讲解队伍,吸纳民间对历史文化有深刻研究的爱好者,通过一定的规范管理与考核,灵活善用业余团队,在保障传播内容科学、准确的前提下,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讲解服务。还可以通过技术赋能,利用数字化手段创造新型的互动式讲解资源,让观众在馆内就可以自行体验有趣知识。
博物馆相关产业的有序发展直接影响着博物馆本身的价值与功能。只有规范讲解服务,丰富讲解形式,才能让每一位走进博物馆的游客都能畅快汲取历史的养分,让历史文化的光芒照亮更多人。
上一篇:#赵露思支持肖战#,春节档再现“明星包场”
下一篇:没有了